close

我以為自己已經想得很清楚了,只生一寶是我們夫妻一直以來的共識,從孩子三歲、五歲到現在七歲了,我們從未糾結掙扎過是否再生一個,直到那天先生突然說:「以後我們都走了,就只剩貝貝一個人,沒人陪她。」我心頭一震(以後我們走了,只剩貝貝一個人…),這幾個字打中了我,想到寶貝女兒以後一人在世上孤伶伶的,我都快哭了。我一時講不出話,還真沒想過要是哪天我們都走了,女兒怎麼辦?

 

先生看出我的震驚,隨後搖搖手說:「我隨便想想而已啦,沒有要再生哦,不用緊張。」

 

但我卻陷入長長思考,當初,為什麼決定只生一個?

 

無後援家庭,現實不允許,我們也沒那麼喜歡小孩

很現實的,我們是完全無後援家庭,貝貝出生後,平日上班給褓姆帶,下班假日我自己帶,連十分鐘能臨時托育的人都沒有,而且小孩三歲前我們經濟不佳,夫妻不和睦,新生兒出生後我們常吵架,吵半夜誰去餵奶,吵這頓飯誰該出錢…,我根本沒想再生二寶。我們兩人都沒那麼喜歡小孩子,沒人想再重來一次,後來貝貝五歲、六歲了,我們買了屬於自己的家,重新安頓,生活漸漸穩定,貝貝也上小學了,去年家裡領養了狗兒子,一隻會拆家咬沙發啃搖控器的金頂電池小公狗,更沒想過生孩子這事了。

 

獨生子女很無聊?卻能盡早學會獨處

不過貝貝有時一個人玩扮家家酒,她就會說好想有個姊姊或是妹妹,但這就是我們家的情況,她就是要有獨處的能力,她喜歡看書,做勞作,又或是我們親子三人一起下跳棋,都是解方。她從大班時就很愛看書,現在一年級了,更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。

 

至於將來我們走了,會只剩她一人,這很難說,她會有伴侶,甚至有自己的孩子,況且與人交往的緣份和血緣無太大關係,我最好的朋友,最好的伴侶都與我毫無血緣,「世上沒有別的親人」,有時只是我們多慮了。

 

沒有手足分擔父母照護?事實上有手足也不見得一同承擔

我看過身邊長輩有兩個孩子,卻只有一個女兒顧意照顧,長輩不願去安養機構,女兒照顧父母,心力交瘁,連帶自己的婚姻家庭也深受影響,漫漫長照成了惡夢。也有長輩只有一個獨生子,兒子親力親為照顧父親整整八年,臉上常帶著微笑,甚少怨言。


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,到了2025年,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,現在平均長照需求時間約8.5年,每月至少需要3萬元以上的照護費用。我想過,若貝貝將來得一人照顧我們夫妻二個時,我們要儘可能減少她的負擔,不管是金錢上,還是心理上的,金錢我勢必得即早規劃,而比起金錢,我認為心理負擔才是壓垮許多子女最後的稻草。尤其見過身邊長輩,為人失德,老人鬧得眾叛親離,親子關係絕裂,身邊只剩下錢,沒半個親人,看了真悲涼。

 

所以,生幾個才「最保險」? 這樣的思考方向錯誤,身為父母,打造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,才是因應老年殘病之道。

 

沒人一起討論父母的身後事?自己的身後事自己做主

至於若有一天我走了,貝貝沒人一起商量父母的後事,這就更不用擔心了,自己在世時就能決定自己的身後事,喪葬費用也要先準備好,讓子女或晚輩去執行,屆時若發生連我自己都沒預料到的情況,那麼就只能倚靠平時建立的親子關係了,若平時常常和孩子談心,百無禁忌聊聊生死,我相信孩子當下會替我做出最好的決定。

 

而比起死後的事,生前最後的老年生活品質,才更該注重。

 

練習樂觀正面的態度,是面對老年無常的法門

看著身邊的長輩們老去,目睹正在發生的各種荒誕,為人子女涉及長輩照護甚至爭產時,手足間的紛爭往往最令人寒心,這些不堪和過去數十年的家庭教育、親子關係脫不了干係,絕對因果。

我發現重點完全不在於子女數目多寡,而是是否擁有幸福的家庭關係。當有一天,身體由不得自己做主時,活著失去了希望,那時只有家人的愛才能帶來力量。但若總是怨天尤人,用告狀嫌棄的方式來討要晚輩的關注,再乖順的子女也會被逼瘋。

 

所有的事還是在於自己,趁著現在我才四十多歲,還算年輕,「強迫」自己常常正面思考,就像健身鍛鍊一樣,需要每天持續練習,只有樂觀正面的生命態度,才能面對人生的各種無常。


* 臉書小羊貝貝 *IG小羊貝貝

arrow
arrow

    小羊貝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